分类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9-05 10:41:08
环氧地坪漆因其高强度、耐磨损、防尘、防腐蚀以及美观整洁等优点,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、地下车库、医药实验室、食品加工车间等场所。然而,再优质的环氧地坪漆若施工前基面处理不当,也会导致涂层起泡、脱层、开裂甚至大面积剥落。因此,基面处理是环氧地坪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,直接决定着最终地坪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。一个合格的基面,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平整度,还必须清洁、干燥、无油污和松散物,才能确保环氧涂层与基层牢固粘结。
基面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基层能否承载环氧涂层的关键指标。通常要求混凝土基层的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,C25以上的混凝土标号较为理想。若基层强度不足,环氧漆涂覆后容易因基层粉化而导致涂层整体脱落。在实际施工前,可通过回弹仪或拉拔仪检测混凝土强度。对于老旧厂房或长期使用的地面,表面往往存在碳化、疏松等问题,必须通过打磨或喷砂处理去除弱化层,暴露出坚实混凝土结构。若发现局部强度严重不足,应先进行灌浆补强或使用高强修补砂浆进行修复,待完全固化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。
平整度同样是影响环氧地坪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。过大的高低差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导致涂层厚度不均,局部过薄处易磨损,过厚处则可能产生应力开裂。一般要求地面平整度在2米靠尺检测下,误差不超过3毫米。对于存在明显凹凸、坑洞或裂缝的区域,需使用专用环氧砂浆或水泥基自流平材料进行找平处理。裂缝处理尤为关键,应先沿裂缝开V型槽,清理粉尘后注入环氧灌浆材料,再用修补砂浆覆盖,确保结构稳定。对于大面积不平区域,可采用机械研磨配合自流平施工,既提高效率又保障平整效果。
清洁度是确保环氧涂层附着力的基础。混凝土表面常残留水泥浮浆、油污、灰尘、旧涂层或脱模剂等污染物,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环氧树脂与基层的粘结力。油污是最具破坏性的污染源之一,尤其在机械车间或车辆频繁出入的区域,机油、润滑油渗入混凝土毛细孔后极难清除。处理油污时,应先用专用脱脂剂或碱性清洗剂反复清洗,再通过加热或高压水枪冲洗,必要时还需进行局部凿除,彻底清除受污染混凝土层。对于普通灰尘和浮浆,则可通过打磨、喷砂或铣刨等方式去除,确保表面露出新鲜、粗糙的混凝土结构,形成良好的“锚固效应”。
含水率控制是环氧地坪施工中常被忽视却极为关键的一环。混凝土基层若含水率过高,水分会在涂层下积聚,随着温度升高产生蒸汽压力,导致涂层鼓泡、起壳。通常要求基层含水率低于8%,测量方法可采用塑料薄膜法或电子湿度计。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,至少需要28天以上的养护期,夏季可适当缩短,冬季则需延长。若工期紧张,可采取强制干燥措施,如使用工业风扇、除湿机或加热设备加速水分蒸发。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或长期潮湿的区域,建议在施工前增设防水隔离层,从根本上阻断水分上渗。
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环氧涂层的附着力。过于光滑的表面不利于涂层渗透和机械咬合,而适度的粗糙度能显著提升粘结强度。一般通过打磨、喷砂或铣刨等方式增加表面纹理。打磨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,可根据基面状况选择不同粒度的金刚石磨片,逐步从粗磨到细磨,既能去除浮浆,又能形成均匀的粗糙面。喷砂适用于大面积施工,效率高且处理效果均匀,但需注意粉尘控制。铣刨则适合处理严重破损或旧涂层清除,能快速去除表层松散物质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,处理后都需彻底清理粉尘,可使用工业吸尘器配合湿拖,确保无残留颗粒影响涂层附着。
特殊基面的处理需格外谨慎。例如,旧环氧地坪翻新时,必须彻底清除原有涂层,不能简单覆盖。可采用抛丸机或铣刨机将旧漆层完全剥离,直至露出混凝土基层。对于金属基层,如钢结构平台,则需进行喷砂除锈,达到Sa2.5级标准,并涂刷专用环氧底漆。伸缩缝和施工缝等结构缝也需特殊处理,应先清理缝隙内杂物,填充弹性密封胶,再用玻璃纤维布或专用补强材料进行覆盖,防止裂缝反射到面层。此外,排水坡度、地漏周边、墙角等细节部位也需重点处理,确保涂层连续完整,避免积水和渗漏。
基面处理完成后,需进行严格的验收。检查内容包括强度、平整度、清洁度、干燥度和粗糙度等指标,确保每一项都符合施工要求。只有在基面完全达标的情况下,才能进行环氧底漆的涂布。底漆施工应均匀渗透,确保与基层充分结合,为后续中涂和面涂打下坚实基础。整个基面处理过程虽不显眼,却是环氧地坪工程质量的“隐形骨架”。忽视任何一个细节,都可能在后期使用中暴露出严重问题。因此,专业施工团队必须具备严谨的工艺流程和丰富的现场经验,才能打造出经久耐用、性能卓越的环氧地坪系统。